31.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2.劳动合同约定条款:指的是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除订立法定条款外,还通过协商而达成的一系列劳动补充条款。这种条款一般常见的有试用期、保密事项和其他事项。
33.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协商有两种形式,一是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的集体协商;二是行业或地区工会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的集体协商。
34.法定节日:是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重点)
35.用列举方式讲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答:列举如下:
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2.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3.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4.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5.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36.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及其处理方式是什么?
答:《劳动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第三款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部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处理方式:1.撤销合同;2.修改合同;3.赔偿损失
37.劳动者所享有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有哪些?(重点)
答:权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拒绝作业权; 4.监督权;
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38.试论述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重点)
答:实现三方利益平衡是劳动法立法的宗旨。
劳动法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的利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主体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三方利益的平衡。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与国家的利益平衡。
国家的利益是整体利益,在劳动法上,主要表现在通过保障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文化发展,从而为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和用人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法应当偏重保护劳动者;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利益,有利于其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经营管理,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
3.“三方机制”是实现三方利益平衡的重要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9.案例:某化工厂为职工安排了接送上下班的交通车,该厂技术员周某自2003年12月购买小轿车后,就不再乘本厂班车而驾驶自己的小轿车上下班。2004年3月10日,周某在下班时间驾车回家途中,与另一辆小轿车相撞,导致其腿部受伤。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周某对这起交通事故应负次要责任。治疗痊愈后,周某要求厂方按工伤处理,而厂方认为周某受伤不在工作时间内,且不是乘本厂班车受的伤。故不同意给予工伤待遇。问:周某受伤应否认定为工伤,有何法律依据?
答:周某的受伤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周某的受伤发生在下班途中,其驾驶自己的小轿车上下班不违反法律规定,故长方的理由不成立。
40.案例:某企业与5名职工分别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这5名职工担任专用车床的车工。3年后,该企业由于转产,这些专用车床不再使用,企业就解除了这5名职工的劳动合同。
问: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否正确,本案应如何处理,理由何在?
答: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正确。因为不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企业转产,符合《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该企业可以通过协议变更劳动合同;如果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该企业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该5名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给予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