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颠覆,是指对原有学术观点,甚至是权威认识的质疑反思,甚至是否定颠覆。
有些学术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会出现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新认识,甚至是颠覆性的新认识,这类选题的极致即所谓“翻案文章”。完善发展与质疑颠覆都源自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不过完善发展侧重从正面补充深化,而质疑颠覆则侧重从反面解构重建。质疑颠覆类选题需要有能纠正或推翻既有定论的过硬材料,以及新的研究视角及方法。
例如,齐森华等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敢于质疑“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重要的学术命题,而大胆质疑的勇气来自丰富翔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证据。文章通过大量材料的整理分析,在指出这一观念对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更着重说明其理论局限和对文学研究的负面影响,令人信服地指出这个传统而又权威的观念阻碍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应该暂时“悬置”。
由于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不同,对某个学术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有时意见分歧很大,相互争执不下。选择这类选题需要把各种不同意见搜集起来,加以分析鉴别,找出分歧的实质或焦点,采用新材料、新视角,科学地反驳与扬弃偏颇意见,建立自己的观点,把研究推进向前。
例如,《长恨歌》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张中宇收集了各种意见,加以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新视角,将《长恨歌》与同一题材的《长生殿》,以及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贵妃之死”的描写,加以比较,写成《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一文,确立了自己的新观点,将《长恨歌》主题研究向前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