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是相当广泛的。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的积极性等方面,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对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的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重要的经济杠杆。
在我国过去的中央集中计划体制下,由于市场机制受到极强的压制,利率也就没有什么显著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调节提到日程上来,利率也开始被重视,但距离达到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是独立的决策权,议论多年,却极难落实。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基本形成的条件下,利率的调整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利率调高不能促使其节约人力、物力消耗和加速资金周转,利率调低则更会促成浪费。因此只有当作为微观行为主体的国有企业真正形成自我的利益约束机制,相应地外部经济环境也能为其自我约束机制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时,利率在这一领域中作用的显著提高才会变成现实。
利率对于储蓄影响程度的大小,我们一般用储蓄的利率弹性来表示。
由于个人储蓄通常构成社会总储蓄的主要部分,故以它为代表加以说明。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
①替代效应: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②收入效应: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未来消费——储蓄,来替代当前消费。这一效应反映了人们有较强的增加利息收入从而增加财富积累的偏好。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增加现期消费,从而减少储蓄。这一效应则反映了人们在收入水平由于利率提高而提高时,希望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准的偏好。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由于相互抵消,尽管利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分别来看都很强,但利率的弹性却有可能很低。至于储蓄的利率弹性的方向,显然也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结果。
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形成的。如果资本边际效益大于市场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但是同样幅度的利率变化以及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益的比对于不同厂商投资的影响程度可以是不同的。
比如,在劳动力成本——工资——不随利率下降而降低的情况下,对劳动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小些;对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利率弹性就会大些。另外,期限较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率弹性会大些。存货投资的利率弹性则较复杂。由于存货的增减更主要的取决于产品销售及其他成本,利息成本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有较大幅度的利率变化,才能引致存货投资量的明显变化。
以上分析仅就一般市场经济环境而言。改革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处于计划的直接管理之下,投资的规模基本与利率无关。改革后,尽管商品价格、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集中计划管理色彩逐渐淡化,但到目前为止,完善的市场机制仍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这不能不影响我国投资利率弹性的提高。
与传统的利率理论相反,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其利率决定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便有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这便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