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概念包括:(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因此货币的本质为:(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所有商品都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
2、简述信用货币的特点。
信用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价值符号。其特点为:本身无价值,不可兑换金属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自身本无价值,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代表一定商品的价值。
(2)信用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债务货币
①现金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②信用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
③信用货币的物质基础是有内在价值的可支配商品
(3)信用货币是管理货币
货币是银行的负债,银行有义务保持货币稳定的购买力。
为保证货币所代表价值的稳定,需要中央银行对其进行调控与监管。
3、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主要有:
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③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
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其是为了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而产生)。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买卖脱节,但也包含着买卖进一步脱节和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货币职能在国内发展的延续。
4、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制度。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1)信用货币制度下,以纸币为本位货币,它一般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并依靠国家法律强制流通的无限法偿货币。
(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黄金。
(3)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准备制度的限制,其发行量决定于货币管理当局显示货币政策的需要。
(4)广泛实行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流通中大量使用的是存款货币。
(5)货币发行是通过银行放款程序投入流通的,而不是像铸币自由铸造投入流通的.
(6)国家通过调节和控制货币量来保持货币流通稳定.
5、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